Log in to access resources reserved for MDRT members.

成功學習小組的要素
成功學習小組的要素

3月 01 2024 / Round the Table Magazine

成功學習小組的要素

如何建立學習小組,以及每個小組需要甚麼。

涵蓋主題

參與會員:

Regina Bedoya,CLU、ChFC,百萬圓桌前會長,百萬圓桌會齡 30 年,來自美國 Florida(佛羅里達州)Juno Beach(朱諾海灘)
John J. Demboski,CFP,來自美國 California(加利福尼亞州)Santa Barbara(聖塔芭芭拉),百萬圓桌會齡 18 年
Joseph L. Di Bella,LUTCF,來自美國 New York(紐約州)Albany(奧爾巴尼),百萬圓桌會齡 19 年
Addie Murdock,來自美國 California(加利福尼亞州)San Diego(聖地亞哥),百萬圓桌會齡 11 年

如何建立學習小組?為何學習小組需要制定議程?在 2022 年頂尖會員年會的小組討論中,一眾百萬圓桌會員討論了他們學習小組的成立源起、他們所獲得的好處,以及為何成功的學習小組少不了結構與問責制度。

Demboski:學習小組令我收穫良多。小組成員會很自在地告訴我一些我不瞭解的事情。加入學習小組意味著結識一群瞭解您、信任您、尊重您的人,大家建立起足夠的默契,他們會給您一些金石良言:「說實話,John,這個主意糟透了。你不應該這樣做。」要是沒有加入學習小組,那我們就仿佛置身於同溫層中,客戶和團隊都會誇讚我們,最終我們只會錯失能推動自身前進的關鍵客觀意見。

Bedoya:10 年前,我們偶然間成立了一個學習小組。我們不是有意為之的。我們參加了一次年會,幾個人決定聚在一起,進一步討論當時年會上的經歷。我們分享了自身的收穫,以及可應用於自身實務的想法與策略。幾次會面後,我們聘請了一名教練,協助我們制定議程,有效率地善用時間。後來我們才開始稱之為學習小組,即 MAIA 學習小組。身為其中一員,我們每一個都取得了在那之前似乎遙不可及的佳績。

Di Bella:我參加學習小組已經有 15 年了。我一直希望實現個人和職業成長,而我知道單靠自己的力量遠遠不夠。我們整個小組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。與您的經歷很類似,我們也是在各種百萬圓桌和行業活動中認識的,大家都是志同道合之士。其中幾個人去看了一場棒球比賽,事情就這樣開始了。然後我們開始踏入正軌,增加了很多結構。

我找了一名合作夥伴,他就是我的父親。我們兩個人截然不同,各有各的願景和目標。我父親是個傳統的保險推銷員,他在這方面很有一套。我則想朝另一個方向發展,主攻全方位規劃和資產管理範疇,這對他來說十分陌生,也不是他所熱衷的。

他在我們的學習小組待了很多年,小組會在年會期間花上一整天的時間,實實在在地幫我和父親制定實務架構與策略。沒有學習小組的支持,就不會有這次談話。這對我和我的家人,還有我父親來說,都是不折不扣的轉型。

Bedoya:我們那時並不知道如何組織學習小組。我也覺得這群人是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。我們聘請的教練向我們介紹了 Jim Horan 的「一頁商業計劃」(The One Page Business Plan) 系統。該系統有多個版本,其中一個是理財顧問專屬版本。系統列明了具體簡單的步驟,教導我們如何制定使命宣言、願景宣言、客戶回絕,以及在一定時期內要完成、可供衡量的大小目標。

我們採納了這個系統,透過分享彼此的計劃來互相扶持、指導,為彼此負責。結合組織結構與成員的信任,我們能在面對自身弱點與挑戰的情況下,在生活中的不同範疇實現成長。

Di Bella:我參加了兩個學習小組。一個沒成功,另一個則發展不錯。花時間找出失敗的原因相當有必要,這有助我們如今的小組取得成功。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我們年會的結構。我們制定了非常詳盡的議程。小組規模不大,其他成員可以提供意見回饋,這樣就能確保顧及到所有他們希望在會議上討論的事情。

然而,在小組年會上,包括我在內的一些人曾一度想離開小組。我覺得我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,因為小組沒有明確規定成員要帶著甚麼來參加年會。我和另一名成員沒有抱怨,而是採取行動,制定了一份詳盡的議程。這是關鍵的一環。另一個關鍵是我們每年舉行一次為期五天的會議。這是一項重大承諾。我們要求彼此暫且放下家庭和事業,積極參加會議。

我們必須找到價值所在,因此建立了循環機制,在會議結束時讓七名成員告訴另一名成員他們最大的收穫,以及根據我們整週的討論,他們應該作出哪些改變。最後,每名成員都會帶回一份行動計劃。然後我們又建立「友伴」模式,兩名組員每個月都碰面一次,發揮互相監督問責的作用。

那個失敗收場的學習小組太關注投資與規劃策略了。那充其量只是大家找一天時間出來,迅速地拋出數據,其餘時候再無任何連繫,因此該小組慘遭淘汰。其實組員都是很優秀的人,大家都很聰明也很成功,但是彼此沒有情感連繫,而那正是我所追求的。

Murdock:我們有個組員離開了,幾個月後又回來懇求小組重新接納他。我們是讓他回來了,但看到這種事情還挺有趣的。他離開時認為小組未能提供任何價值,等到他發現小組的價值後又回來了。各位的小組還有一項要素與我的情況很類似,那就是問責體系。結識一些您可以聯絡的人,他們對您抱有期望,並讓您承擔責任,鼓勵您帶著計劃與大家見面。我們的小組成員都會簽到,聊聊我們所記錄的生活瑣事,這就是我們的根基,我們要始終參與其中。然後我們會進行所謂「5% 更新」。內容關乎我們目前遭遇的最大成就或困難,我們要選兩個來說。其中很多都與業務有關。有時候也事關個人生活,但這個活動能幫助我們剝開一些脆弱層,深入瞭解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兩件事。然後,我們會討論與之相關的感受以及其緊迫性,接著小組投票決定我們要討論的內容。

有時,我們會投個人狀況;有時,我們會投業務挑戰。然後,我們向自己提名的人提出澄清性問題。接著開始深入討論細節。我們規劃出一個結構,每次都要溫習一遍,即使有些人不喜歡循規蹈矩,也要確保大家堅持做這件事。因為我們身處同一個行業,這個方法的確能讓我們將情感和個人與大規模的專業規劃相結合。

聯絡方式

Regina Bedoya reginamdrt@gmail.com
John Demboski john@dcfis.com
Joseph Di Bella jldibella@ft.newyorklife.com
Addie Murdock addiemurdock@me.com